本网山西讯(郭晋成 通讯员杨柳 祥溥 攀宇)面食争霸,“筋”彩万千。5月11日,山西孝义临水古村青砖黛瓦间麦香四溢,山西面食超级争霸赛在此上演。这场以面为媒的文化盛事,让千年非遗技艺与现代文旅激情碰撞,古老村落以“活态容器”之姿,书写传统与创新共生的时代答卷。
坐落于金龙山麓的临水古村,串联着五道庙、古戏台等72处文物古迹,是一部鲜活的农耕文明史。当古村的晨钟暮鼓撞上面食的蒸腾热气,这座传统村落不再是被封存的“时光标本”,而是成为文化传承的“动态容器”。
赛事核心环节“山西面食技艺秀”汇聚十余项绝活,堪称一场视觉盛宴,既是指尖上的非遗竞技,也是传统技艺的现代演绎。刀削面片如银鱼穿空落入沸腾锅中,面团在匠人掌心吹胀成透光不破的“面气球”,剔尖钻铜钱孔不断不连,龙须拉面细可穿针,浮山刀拨面如机器裁切般均匀,创意面食秀中,舞面手绢与关公扯面刚柔并济,面团化作翩跹手绢与豪迈宽面,每一项技艺都将面食制作升华为力与美的舞台艺术。
游客 武子涵:
我觉得这次面食展演特别有创意,特别是吹面气球的表演,让我特别震惊,领略到了面食文化的独特魅力,这种形式的展演我觉得能吸引更多像我这样的青少年关注面食文化。
游客 剌苡安:
表演中我记忆最深刻的是龙须拉面,可以拉得和发丝一样细,还可以拉16000多根。
国家名厨 注册中国烹饪大师 山西面食大师 张素香:
我们今天来展示山西的一些面艺,展示了骑独轮车、头顶刀削面,踩高跷、呼啦圈剪刀面,还有空中小揪片等等。山西是一面百样,一面百味,又是一个杂粮的王国,我们这次不仅做了技艺的展示,还做了文化深厚的传承。
面食争霸赛不仅是技艺的比拼舞台,更是文化的交流盛宴。从吕梁山区的粗粮巧做,到晋中平原的细面精烹,每一道面食都是三晋大地历史文脉的具象表达,让这场舌尖上的较量成为观察山西文化多元融合的鲜活窗口。
临汾市老浮山刀拨面形象代言人 山西省十佳面点师 贾俊鹏:
现在我们对于刀拨面的追求就是可以一次拨到6层到8层,甚至有10层12层,面条呈菱形。来到孝义以后,感觉这个地方是非常美丽的城市,绿化特别好,山美、水美、人更美。希望和咱们山西的当地的美食能互相交流,互相学习,把咱们山西的这个名优小吃、面食发扬光大。
太原市晋源“牺汤”市级非遗传承人和“八碟八碗”省级非遗传承人 郑永强:
我们带来的这个产品是我们太原晋源的牺汤和我们的八碟八碗,包括我们晋祠的桂花元宵。我觉得临水这个地方特别好,我们要以点带面,来把各种我们的古村、美食联动起来,把我们的山西面食、山西美食能够走出山西,走向更大的舞台。
以赛为媒,古村正经历从“静谧标本”到“活态IP”的蜕变:非遗面食市集汇聚清徐沾片子、洪洞麻托、孝义杂粮挠片子等数十种地道风味,让游客既能大快朵颐,又能带走“可品尝的非遗”;“看古村、赏技艺、品非遗”的立体体验链,更让古村从单一观光景点,升级为集文化展示、互动体验、消费场景于一体的文旅综合体。
游客 孙华荣:
路边有很多山西美食,有插酥包子、油糕、蜜酥,买的尝了一下,觉得味道挺好的。
孝义帝豪酒店非遗插酥包传承人 梁发明:
一般的包子是蒸出来的,这个插酥包子是烤出来的,用的山西的胡麻油,抹的油酥,馅是站羊肉跟胡萝卜,外脆里酥。希望外地游客更多了解咱们孝义美食文化,把孝义美食宣传出去。
官方微信
手机站点